5年前,天津市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南京市中石化第五建设有限公司院内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时隔87小时后,放射源被找回。环保部将此事定性为重大辐射事故。捡拾到放射源的工人因被辐射伤害落下终生残疾。
一项来自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据,1945~1997年间,世界范围内发生的较重大的核事故或放射事故135起(不完全的统计),使669人受到显著照射,87人死亡。
这些事故主要发生在美国、前苏联和英国等核能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较发达的国家。其中涉及到中国的放射事故为10起,受照人员47人,6人因受照死亡。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导致人员受超剂量照射的事故主要来自于辐照装置、加速器和放射治疗等领域。
放射事故在多种行业中均有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密封源的其它应用行业,这些应用行业包括水泥和燃煤生产、石化、钢铁、地质勘探、油田测井、建筑及矿藏开采业等。这些密封源主要用于密度计、料位计、厚度计、水份计、核子秤及在线成分分析等核仪器上。
我国放射源基数庞大,上千万枚放射源分布于我国各地的企业单位,广泛应用于测厚仪、料位计、探伤机、医用放射性示踪剂等。其庞大惊人的数量成为放射源监管的难点之一,由此带来的放射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及公众的关注。每年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放射源泄露,丢失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传统的放射源监管技术不能实现放射源的实时动态监控,无法为环保职能部门提供及时、科学的决策依据,难以对放射源实现有效监管。
智能巡检
实现对巡检工作的全过程记录与数字化管理,能有效解决传统的人工巡检中存在人为因素多、管理成本高、无法监督巡检人员工作、巡检数据信息化程度低、巡检数据不能及时分析处理等诸多问题。
在线监测
利用物联网、网络化测控技术、LORA+GPRS的远程数据传输技术和非接触式的有源RFID自动识别技术、建立以定位及剂量率为基础监测单元,实现放射源的实时监控、转移定位、移动监察巡检、报警提醒等功能。
视频监控
在放射源工作场所和储存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实现放射源的24小时在线监管,为后事的追本溯源提供依据。
热门新闻